Contact Us

首页 资讯正文

[转帖]寻祭朱伯庸烈士墓纪实寻祭朱伯庸烈士墓纪实邦华手机「[转帖]寻祭朱伯庸烈士墓纪实寻祭朱伯庸烈士墓纪实」

发布者:yu发布时间:2025-02-12访问量:440

[转帖]寻祭朱伯庸烈士墓纪实寻祭朱伯庸烈士墓纪实邦华手机「[转帖]寻祭朱伯庸烈士墓纪实寻祭朱伯庸烈士墓纪实」

      朱伯庸,又名朱联芬、朱榷,四川省岳池县先锋镇人,出生于上世纪初,早年曾在广安中学读书,与邓垦同志同学。1931年经陈伯村同志(原电力部副部长、七届全国政协常委)介绍,参加共青团。后至上海,在“左联” 从事革命文艺工作,并转为中共党员。1937年7、8月份,因日寇侵占上海转入安徽,在中共皖东北特委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,任盛子瑾部队中的特别党支部的联络员,公开身份为盛子瑾的专署秘书。1939年8月,朱伯庸和江秘书上青等随盛子瑾去灵璧县长全坡,回来的路上,途经小湾子村时,遇到反动大地主武装的袭击,在江秘书中弹后,朱伯庸奋不顾身前去营救也中弹倒地,与江秘书牺牲在同一田坎上。
     朱伯庸19岁离开故乡,很有才华,牺牲时20几岁,尚未结婚。其弟为安慰悲伤过度、哭泣失明的母亲,曾将自己的儿子承继给朱伯庸,按母亲的要求,为其起名朱伯林。朱伯庸的母亲和弟弟朱联峨已经去世,朱伯林多年一直在新疆等地打工。朱伯庸的侄孙女去年11月下旬千里迢迢赶到江苏泗洪,经当地有关部门人员的多方查找,才找到乱坟岗、杂树林里朱伯庸的坟地,在朱伯庸牺牲78年后献上迟到的花篮,表达亲人的哀思。
寻祭朱伯庸烈士墓纪实
为落实(江苏省泗洪)县关于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重建推进会任务,兼顾朱伯庸烈士牺牲78年后其侄孙女朱晓玲来洪祭扫事,我们县新四军研究会租了一辆面包车,于(2017年)11月18日,由会长周凤东带领本会8人(许乃宏、陈波、张振民、李松科、胡传海、陈子兵、柏华基、谢素梅)前往大王庄参观,看到通往大王的公路正在修,有关居民房屋在,四师司令部重建规划图和新农村居民居住效果图分别竖着,并通过与乡村负责人座谈交流,明确了由本会撰写纪念馆布馆大纲双方要做的有关事项。
随后驱车到孙园镇崔集村南树林里,寻找原同江上青烈士埋在一起的朱伯庸烈士墓。周凤东向大家介绍说:1981年清明节前,县民政局副局长陈邦华带领民政局、乡民政助理和村里干群近10人来起江上青墓,其中有我。我们将江上青遗骨从棺材里拾到蒲包里,运到县烈士陵园,将遗骨放进外带龙图的大金缸内,上面用同样的大金缸对扣起来,放在陵园里。1984年清明节前建成现在大家在陵园里看到的江上青墓。李松科说:2001年,我们研究会为陵园新建纪念馆撰写布馆大纲,需要拍一张江上青埋在崔集的墓地照片,是你周凤东(陵园主任)带我和蒋中键等来的,是你指着江的墓坑旁边一个坟墓,说是朱伯庸烈士墓。当时我还步了一下江的墓坑与朱伯庸墓之间距离约为5米左右,那时树林里的树很小。
一晃30多年过去了,该处树林里坟墓增多了,树木也长大了。在那里周凤东只知朱伯庸墓的大体方位,但具体哪里是烈士朱伯庸的墓,无法确定,只好回县城。
11月21日,周凤东经与孙园镇副镇长王东电话联系,我们研究会带了县烈士陵园小车到镇政府,在王副镇长安排下,由崔集村党支部书记赵风国引领,到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召开座谈会:
崔广专(崔集村原会计59岁)说:上世纪70年代,因崔集街南公路拓宽,当时有3座坟墓处在路沟里,有一个坟是当地人,被当地人起走了,另两座坟墓是外埠人,一个是江大秘书(江上青,扬州人)和一个是姓朱的(朱伯庸,四川人)的坟墓,起后埋在村南树林里。1979年,我外祖母(王张氏)病故,就埋在这两座坟墓跟前(北面),我家清明祭扫烧纸,知道他俩是烈士,加之农村有个说法“远亲不如近邻”,我就抓把纸分别放到他们的坟前烧了。后来江大秘书的遗骨被县里起走了,有时清明烧纸,我仍然在姓朱的坟前烧过几次。近年来农村实行文明祭扫不许烧纸,又因时间久了,清明烧纸便停了下来。
刘瀛洲(谢集小学退休教师,75岁)说,文化大革命前,清明前,我常带学生前往祭扫江大秘书和一个姓朱的烈士,就是给坟上添加新土和送花圈。七十年代村南公路拓宽,有三个坟墓处在拓宽路边的沟里,一座坟是本地的,被家里人迁到村东北埋葬,两座外地人坟墓是烈士墓,由崔集公社出面(当时崔集是公社所在地),迁到村南树林里,重新埋葬。
周凤东讲了他在1981年来崔集迁移江上青烈士遗骸的情况……,随后,由崔集村支书赵风国、现任村会计周广东、老会计崔广专、退休老师刘瀛洲和张塘村支书陈新,引领我们研究会周凤东(会长)、许乃宏(副会长)、李松科(原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)和司机张晓峰共9人,前往村南树林实地察看,从而确认朱伯庸烈士坟墓,作了标记并拍照片。
11月26日,周凤东联系村支书赵风国后,研究会一行4人(周凤东、许乃宏、陈波、李松科)陪同朱晓玲同志在泗洪街上置办花篮、香、烛与蚌埠华钢有限公司张道海3人,乘两辆小车前往崔集村,在赵书记的带领下,前往朱伯庸烈士墓,举行敬献花篮仪式。本会和蚌埠华钢有限公司分别送花圈,缎带上写着“朱伯庸烈士永垂不朽”, 朱晓玲送给三爷爷的花篮缎带上写着“朱伯庸爷爷安息”。点燃香烛后,朱晓玲在墓前止不住眼里泪水的流淌,边磕头边说,“爷爷,我来看你了,我代表我们朱家所有活着的人前来看你了……”当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。跟着鞠躬,同去的人,向朱伯庸烈士行了三鞠躬礼。
祭扫仪式结束后,朱晓玲与赵风国书记相互留下手机号,朱晓玲握着赵书记的手轻声说:“谢谢你,我代表全家人感谢崔集村的父老乡亲们……”赵书记说,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还说“为尽地主之谊,请大家共进午餐。”
转自《湖畔风雷》
下图1上照片:朱晓玲(女)向三爷爷朱伯庸墓敬献花篮
   下图2下照片:朱晓玲(女)祭拜、叩首三爷爷朱伯庸墓